《黄庭经》又名《老子黄庭经》,是道教养生修仙专著;内容包括《黄庭外景玉经》和《黄庭内景玉经》;两晋年间,新增《中景经》。作者为天师道魏华存。 《列仙传·朱璜》:“朱璜者,广陵人也,少病毒瘕,就睢山上道士(黄)阮丘丘与璜七物药,日服九丸。百日,病下如肝脾者数斗与《老君黄庭经》,令日读三过,通之,能思其意,如此,至武帝末故在焉。”又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》卷九《黄庭真人传》云:黄庭真人王探,字养伯,太原人也,常以朝元炼藏,吐故纳新为务仙人赵先生遂授以黄庭内修之诀及泽泻丸方。依按累月,顿觉神异,年九十一岁,以汉武帝元朔六年戊午正月,西灵金母遣仙官下迎授书为太极真人。汉武帝好神仙,故皆托之於武帝之世。如拂去其飘忽无据的仙气。联系东汉以还黄老道的迅速传播,以及东汉延熹八年(公元165)边韶奉桓帝之命作《老子铭》已有“出入丹庐,上下黄庭”等语之史实。可见当时丹庐、黄庭、道教、老子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。缘此而来体味“黄庭内修诀”、“《老君黄庭经》”之名称,似乎不应该感到不可思议。降及汉末曹魏,张鲁统治汉中数十年,大行五斗米道。张亡后,诸祭酒不能统一於一人领导,遂有人申饬戒令,此即今见《道藏》所收《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》中的《大道家教令》,该教令作於公元255年,令有“何以《想尔》《妙真》,三灵七言”、“《妙真》自我所作,《黄庭》三灵七言,皆训喻本经,为《道德》之光华”诸语,此已足探知由“黄庭内修诀”到《黄庭经》的发展历程。 由《大道家教令》所述可以确信,公元255年,《外景经》已定型,并已作为天师道内部的教科书。而该年,被奉为上清第一代太师的魏夫人已3岁。夫人后为天师道祭酒,在上清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。许多文献的记载都从不同角度透露出夫人曾为《黄庭》作过注疏之类的传,故知《内景经》应是魏夫人所作或经其加工润饰而流传下来的。
0.55 万字 | 2022-05-24 21:00更新
《太上说雷霆副使赵元帅禳灾集福妙经》又名《财神经》。只有“禳灾集福”,没有提及钱财,而且正文既没有一个“财”字,也没有金、银、钱、珍宝、利市、富贵等字眼。 此经命名《财神经》,并非为人指明发财之路,而是展现了道教的财富观。本经不讨论祈财之法,而是谈禳灾集福,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赵公明行使瘟散讼、捕盗除殃、赏善罚过、驱魔斩妖的职能,以达到家国安泰、万姓咸宁的效果。赵公明元帅是一位威猛神将,他是维护人间和谐安宁的守护神。道教一向提倡“贱财贵道”、“轻财重命”,但并不排斥正当的财富追求。 《财神经》要求人们恪守忠孝诚信的伦理规范,遵循公平、节俭、慈爱、谦让的行为准则;在公平、正义中寻找幸福,在平安、和合中延年益寿。
0.28 万字 | 2024-11-01 16:04更新
唐吕岩(字洞宾)撰。金华宗旨即旌阳真君所谓四字天经,又所谓净明道法、忠教雷霆也。吕氏因见世人不明先天大道之旨,遂“将金丹要诀、秘密天机,尽行泄露。其中玄妙法则,和盘托出,了如指掌。”同时他认为近世谈玄理者大半择焉不精,语焉不详,皆不足为道家法也。”于是著成是书,以醒世人。该书凡一卷十三篇。
1.63 万字 | 2024-10-22 19:48更新
经名: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。撰人不详,约出於南北朝时期。系纂集早期上清派修行经诀而成。有《服四极云牙上方》、《清灵真人说神宝经》、《太上明堂玄真经》、《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》、《三元真一经诀》等篇。一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正一部。
1.85 万字 | 2022-12-03 18:10更新
经名:太上正一法文经。撰人不详,约出於南北期。系早期天师道经典《正一法文》残本之一。一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正一部。
0.22 万字 | 2022-10-31 19:53更新
《道德经》,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,又称《道德真经》《老子》《五千言》《老子五千文》,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。道德经分上下两篇,原文上篇《德经》、下篇《道经》,不分章,后改为《道经》37章在前,第38章之后为《德经》,并分为81章。 《道德经》文本以哲学意义之“道德”为纲宗,论述修身、治国、用兵、养生之道,而多以政治为旨归,乃所谓“内圣外王”之学,文意深奥,包涵广博,被誉为万经之王。 《道德经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,对传统哲学、科学、政治、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[3] 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,《道德经》是除了《圣经》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。
5.82 万字 | 2022-11-26 11:09更新